新闻中心 News 分类>>
湖北宜昌启用电动自行车“电子身份证” 交通守法率超九成
2024年6月,湖北省宜昌市创新启用电动自行车二维码溯源号牌管理系统。数据显示,该系统启动不到一年,宜昌市电动自行车交通守法率达90%以上,骑乘人员头盔佩戴率达98%,涉电动自行车亡人交通事故数、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7.8%和24.5%。DB电竞
4月22日,在该市夷陵大道白沙路口早高峰时段,执勤交警韩雷介绍,DB电竞警力配置从4人减至2人后,交通秩序不仅没乱,反而更加有序。这主要得益于“一车一码”管理制度——每辆电动自行车配备唯一金属二维码号牌,通过宜昌公安物联网服务云平台实现全流程追溯管理。
“这个二维码是移动的电子身份证。”宜昌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副支队长严国强介绍,该系统破解了车主身份模糊、违法追溯困难等管理难题。系统自上线以来,已实现从生产销售、登记上牌到路面监管、违法处理的全链条闭环管理。
管理成效的突破源于多项创新举措。交管部门以佩戴安全头盔为突破口,通过警示曝光、案例宣讲等方式强化安全教育。DB电竞同时,2019年实施的《宜昌市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》为执法提供了法律支撑,明确规定不佩戴头盔的处罚依据。在无交警值守时段的现场观察,超过97%的骑乘人员自觉佩戴了头盔。
智慧监管正在向纵深推进。目前,宜昌市已试点建设“无电动自行车违法小区”,在小区出入口配置共享头盔。交管部门还制作事故警示视频,要求违法驾驶人现场观看接受教育。数据显示,2016—2018年电动自行车事故占比达55%的困局已被打破。
“未来将在号牌植入芯片实现轨迹追踪。”宜昌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副支队长李志超透露,系统将扩展至物流、环卫等特定行业,通过“二维码+”技术强化快递外卖监管和社区充电安全管理。目前,交管部门已联合市场监管、行业协会等多方力量,推动管理从“治标”向“治本”转变。
这项创新实践,正成为宜昌推进交通治理现代化的生动注脚。随着智慧管理措施的持续深化,当地正探索形成可复制的电动自行车治理新模式。(谭廷、邹前俊通讯员:姚华)